光良 我說娛協獎

 

【大馬 光華電子報】

報導:溫智聰
攝影:馮偉權

“1987年,它出現了。1996年,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它。它從我出道至今,默默的支持我、鼓勵我,讓我看到自己更清楚的方向。從此它在我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子,因為我認同它;而它就是本地最具公信力的頒獎典禮——《娛協獎》!

或許大家會小看娛協獎,因只是局限在馬來西亞;但若我們不是從自己國家開始,我們要如何在往後的日子去跨越更遠的地方?”

陪我出道

記者:從出道至今,一直都沒有缺席過《娛協獎》的你,對整個頒獎典禮有什麼看法?

光良:《娛協獎》可說是陪伴著我出道;它在我新人的時候,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甚至是在樂壇得到的首個獎項,也是娛協頒發的,那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娛協獎》本身是一個非盈利團體,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能走到今天已很不錯。我還記得,曾有一屆聽說人手和資金上都面臨問題差點要停辦,但因為他們的堅持才走到現在,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繼續走下去,給大馬的華文娛樂業一個精神上的“糧食”。

記者:當初參加《娛協》入圍新人獎,你覺得跟現在的差別是什麼?

光良:我正式接觸《娛協》是1996年的事情。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那時大馬的華人音樂沒有那麼蓬勃,也沒有很大的競爭,所以很容易就被發現了,不像現在單單新人就有20來組的藝人;就因如此,他們所要面對的挑戰就更加大,會被注意到的機會變小。

享受參與

記者:換個角度來說,當初你接觸的《娛協》,跟現在最大的差別在哪里?

光良:我覺得整個社會不斷在進步,其中也當然包括《娛協》;當初大家都是因為一個熱誠而開了一個頭,中間就一直由不同的人去執行《娛協》的精神。那環境也隨著時代去改變了,而精神也越來越清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大馬有才華的音樂人,更快的被人家聽見。

記者:如果當初沒《娛協》的話,就不會有今天的你,贊同嗎?

光良:如果當初沒有《娛協》的話,我覺得馬來西亞的音樂環境或是娛樂業,沒有那麼容易被注意到,因為海外的音樂比起我們的成熟多了。海外本來就有那樣的環境,而我們的環境就要自己去製造出來,所以沒有《娛協》的話,我可以很肯定的一件事就是,無論本地音樂人、唱作人或是音樂工作者,根本沒有那麼容易被人發掘。

記者:為何會在2008年宣佈不再報名參賽呢?

光良:那個時候是突發的一種感觸,就是看到某一些音樂人,就會聯想到光良品冠上臺領獎的那一刻心情。希望大家不會誤會說,如果我報名就會卡住一個位子,且我不一定會入圍,因為不是我所做的東西都是對的。我只是更享受去參與的這個精神。

音樂生意

記者:《娛協》至今已11屆之久,但是卻不比海外的一些頒獎典禮有名氣,身為宣傳大使的你有什麼想法?

光良:我覺得《娛協》本來一開始的精神就是先扶持本地的樂手跟音樂人,就譬如說我們的某些作品一定要是本地的創作、本地的歌手或是本地的音樂人,就算是國際組也要是本地藝人的。說到底,我們一開始的精神就不像是其他的頒獎典禮如金曲獎,如果我們把它改成那樣,我覺得又會是另外一回事。娛協本來的精神就是來自於“服務”這兩個字,所以這個獎項如果要國際化的話,他的性質就會改變,性質改變後精神就變了,沒有特別的意義。所有獎項的門檻都變了,變得與本地完全沒有關係,就是說周傑倫可以入圍,也可以來參加。可是每屆《娛協》,我們都有邀請海外藝人參加,這就告訴了他們說我們馬來西亞也有這樣的獎項,這就是我們馬來西亞的娛樂環境。

記者:出道至今15年之久,獎項對你來說,重要嗎?

光良:如果我說獎項不重要的話,聽起來好像是做自己的,不屑別人怎麼看,不稀罕你們肯定我,所以有這概念不行;可是也不能有一定要拿獎的觀念,因為獎項是別人給的肯定,而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若今天別人沒有給你這個肯定,那不代表以後你都不能做歌手了,也不代表音樂遜到不能再繼續下去,或者是為了獎項才做音樂,所以你做音樂最終得到的是什麼?我的觀念就是沒有拿獎不代表就是沒有人氣的歌手,可是也不要對獎項不屑。

記者:音樂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生意,你認同哪個說法?

光良:我兩個都認同,因為藝術一定要找到會欣賞藝術的人,如果沒有,那門藝術就自己在看而已。換句話說,我們也可把它當成一門生意,但就一定要很好的結合,要靠藝人、唱片公司還有媒體的集合。

 

歷屆佳績

1996年- 憑著《掌心》獲得最佳原創金曲獎、最佳作曲獎以及10大原創金曲

1998年- 憑著《有你在身旁》獲得10大原創金曲

2002年- 憑著《第一次》獲得國際組原創歌曲獎;《勇氣》獲得最佳作曲獎以及透過現場投選出最受歡迎原唱歌手獎

2004年- 憑著《握你的手》獲得國際組原創歌曲獎以及透過現場投選出最受歡迎原唱歌手獎

2006年- 憑著《童話》獲得最受歡迎K歌獎金獎、本地組原創歌曲獎、最佳作曲獎、本地組最佳原創金曲、最受歡迎原創金曲;《天堂》獲得我最喜愛的原創歌曲、本地組原創歌曲獎;《約定》獲得最受歡迎K歌獎銀獎、本地組原創歌曲獎;《年少》獲得本地組原創歌曲獎、最佳製作獎;以及獲得傳媒推薦大獎

2008年- 憑著《不會分離》獲得本地組原創歌曲獎以及傑出歌手表現獎

 

娛協獎簡介:

兩年一度的本地中文樂壇盛事《娛協獎》,便是在提高同業形象、地位,同時為本地樂壇作出一份貢獻為前提,並以提高本地原創歌曲水準、獎勵本地音樂人及有卓越貢獻者、推動本地中文音樂及舞臺事業3大宗旨,在1989年成功首辦,為全面推動大馬原創音樂開啟先河。

2010年《娛協獎》將於11月27日在雲頂雲星劇場引爆。

音樂推薦更多

有些事,你以為已經忘記了。
有些歌,卻能溫柔地喚起你以為忘記了的回憶。
光良的情歌如同老朋友一樣,始終穩妥地陪伴著我們。無論你是從回憶裡來,或是渴望奔赴回憶的旅程。光良的歌總讓你能找到屬於自己情感的共鳴。
光良 第二主打 情歌 LIVE,值得讓你再次銘記珍藏。

TWD 20.00

有些事,你以為已經忘記了。
有些歌,卻能溫柔地喚起你以為忘記了的回憶。
光良的情歌如同老朋友一樣,始終穩妥地陪伴著我們。無論你是從回憶裡來,或是渴望奔赴回憶的旅程。光良的歌總讓你能找到屬於自己情感的共鳴。
光良 第二主打 情歌 LIVE,值得讓你再次銘記珍藏。

TWD 20.00

寫一首歌 消化自己多年跨不過的悲傷情緒 那些突然從我們身邊帶走至親朋友啊 想你了 光良作曲X孔勝民填詞 製作人李欣芸混音到落淚 2020由衷思念之歌「想你了」

TWD 20.00

身是只能不停前進的過程 心卻還能搭上反方向的列車 「里程.旅程」後的倒轉人生 HUSH_詞曲/李欣芸_製作 英倫搖滾叛逆風味顛覆情歌王子 光良2020全新專輯〔絕類〕孤獨自癒推薦-反方向 在每個反方向的路途遇見另一個自己 記得問他:你好嗎?

TWD 20.00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主題曲 〈大寶貝小寶貝〉由知名作詞人李焯雄填詞、黃建為作曲; 歌曲製作編排上特地安排與台灣原聲合唱團和聲,光良為了讓孩子們更有臨場感,特地陪合唱團一起錄製,還自嘲:「其實我們是『老寶貝小寶貝』!」 電影《十二夜2》的主題曲《大寶貝小寶貝》其實是毛小孩唱給人類聽的情歌,像電影一樣,這次我們換個角度看世界。 人類對動物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我們挑,但狗狗不會。牠們「不在乎你美不美」, 也不會過問你的來歷,「不問過去/與你四目相對」「愛定你不後悔」。 事實上,你就是牠們的全部,「你是全世界,沒有例外」。 日常的我們會裝,心裏愛討拍,明明依賴對方,又裝作不是。動物真誠得多,「快樂就擺尾」。 《十二夜2》這次從關懷流浪狗被撲殺的議題,轉到關注如何讓浪浪們找到身與心的家。 如何為浪浪建設比較合理的收容所,這是第一重意義的家,而更重要的是為牠們找到最終的家, 有人類共居的家,因為「有你的所在/是家的所在」。 放生不等於自由,浪浪們其實無法獨立獵食,他們離不開人類,但我們卻有太多理由棄養牠們。 《十二夜2》很多篇幅在紀錄志工們一次又一次為浪浪們營造家的努力, 他們的苦心多次被質疑,得不到認同,我們很容易會想到自己:我們如何努力地安頓自己,我們不也是在找一個家嗎? 沒有局外人,我們和浪浪們並沒有不同:「你是全世界/沒有局外」。 希望能夠透過主題曲溫暖的聲線來感謝,讓更多人來關心議題外。 由衷地感謝支持《十二夜2》的所有朋友們。 因為你們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

TWD 20.00

用大半輩子追逐 生命幾分鐘的領悟 集回憶的里程數 換人生旅程的歸屬 光良人生首部曲 -「里程.旅程」 光良作曲演唱/HUSH填詞/黃韻玲製作 1月17日星娛音樂XYmusic.com及數位平台上線 -------------------------------- 光良 2020 全新專輯「絕類」蕨品精裝版 XYmusic官網預購即贈送「蕨類金屬書籤」

TWD 20.00

繼上一張專輯「是不是少了什麼」後,法蘭黛樂團的主唱法蘭Fran在光良新專輯中再次獻出自己的創作「失去了哭泣的能力」。法蘭表示,這首歌是在深夜寫出來的,覺得在工作或與人相處上,年紀漸長後會關心更多人事物、在意別人看法,常常不是那麼忠於自己的內心,本著跟自己對話的概念完成了這首歌。而光良即使到了人生目前這個階段,他坦承並未失去哭泣的能力,只是以前的眼淚常因為委屈而流,現在的哭泣通常因為感動而哭,心境是完全不同的。

TWD 20.00

新銳創作人黃則翔這次交出優質的創作「漸好」而「漸好」同樣在講社交的議題,有段時間則翔自己抗拒社交、不想出門,但後來過段時間他發現自己在改變,看見陽光折射在牆上的光影非常漂亮,想著:我們還沒有好,但只要我想好起來也許我就會好起來,相信我們都可以在自己抗拒的事情中漸漸好轉。

TWD 20.00

新銳創作人陳鈺羲作品「1901的上一位房客」寫的則是人離開家鄉到異地居住偶有的愁緒。1901是一個房號,代表租屋處的房號,上一個房客是代表過去的自己,尋找自己初心的感覺, 1901是作者朋友住處的房號,有次跟朋友在聊天,身邊有很多人離開自己家鄉,在異地居住,當生活上不是很順遂、很想回家的時候,只有自己一個人要面對這些事。 獨處時會思考自己為何在此,是不是還走在初衷的道路上。生活上會面對到很多負面的東西,因為自己一個人住,所以要自己消化吞掉,也擔心自己離家太久不知道家人好不好的感覺。 作者認為一個人居住的孤獨感會累積的,累積到一個程度可能心中小宇宙會爆炸,但歌中的主角最後找到了希望,帶有正面的意義:只要心不是孤獨到處都是他的家。 而光良也回想自己當年首次家鄉怡保到吉隆坡念大專的孤獨心情。特別是光良念的又是電子工程系,加上自己不是特別會社交的人,和同學間沒有太多互動與話題,還好當時可以跨系去參加別科系舉辦的音樂表演,讓他最孤獨乏味的大專二年生活,稍微有一點趣味和色彩。

TWD 20.00

「雨中的讚美詩」同樣是用天氣在形容一個人孤獨黑暗時刻的心情-在雨中的一絲絕望,我們習慣歌頌美好的東西,但當世界真相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該如何面對? 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道路上,多少會遇到風浪跟困難,但這首歌想讓大家去感受到我們在面對不如意或面對黑暗跟風浪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希望能帶給聽眾溫暖跟慰藉,不管在風雨或黑暗中都可以不害怕的前行。每個人都有信仰,但你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刻,都會有一個傾訴、思考疑問的對象。覺得讚美詩就是在一片汪洋中,當你覺得潛入漫長怎樣都走不到終點的時候,讚美詩可以帶給你一些光明與力量。 而光良也分享自己在年輕時候,也有過見不得別人好,不希望和自己競爭的人成功的負面心態時候,但後來他漸漸明白,別人失敗,自己也不見得成功,就像感情裡,你希望那個前女友或前男友跟他的現任情人吵架分手,但即便他們分手了,你也不會再是他們選擇的對象,冷靜的想通,理性的分析就是給自己最好的讚美詩。

TWD 20.00

新銳創作人黃則翔這次交出優質的創作「蕨類」用輕快的旋律包裝心裡黑暗跟嚴肅的主題,靈感來自於當時一面養鹿角蕨、一邊在看中島哲也導演的〈渴望>這部電影,片頭有一個故事帶給他靈感:中學生被霸凌,壓在水裡打,但中學生從水裡看這個世界,卻覺得其實非常美好,他心想是不是我不太適合這當一個人類?而也把抗拒社交的心情擺在裡面。 光良對這首歌也特別有感,因為自己從小就有社交恐懼症,尤其同時又害怕陌生環境的沉默尷尬,尤其後來進入需要大量接觸陌生人的音樂圈,他經過歲月的磨練,在外顯行為上已看似漸好,都試圖快速融入陌生的場合,但最心裡最深的那塊,還是那顆待在自己安靜世界的孤獨蕨類。

TWD 20.00

HUSH當時打開編曲軟體,嘗試新節奏跟新和弦的練習,就完成了「爛天氣」這首歌。這是一首非常黑特的歌,光良用了有別與原本創作者那種心裡很負能量的詮釋。 HUSH是一個非常喜歡下雨的人,創作時在想說為何大家討厭下雨,如果有一天下雨,那些不愛自己的人跟他們的另外一半淋成落湯雞,想到就覺得很爽,之所以為什麼要感謝爛天氣,就是有這種狹怨報復的心態,那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情。

TWD 20.00

韋禮安首次與光良合作,交出專輯中最寫實標準式的動人情歌「是我不懂」。曲中「是我不懂你的幽默」這句歌詞所提到的事情,很多時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很感同身受的事情,通常會覺得很日常的事情(平常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但在感情中是有點心酸的感覺,頻率沒辦法對到的時候、一開始不了解對方想要的是什麼…等等,這些日積月累就會讓兩人關係碰到一個斷層。

TWD 20.00
* 曾經幸福的孤獨<造天氣的人> 曲:光良 詞:楊楊 製作人:陳建騏 如果夏天下雪 你會不會再愛上我? 如果世界依舊尋常的走 如果兩個人交會後 還有各自的夢 至少我陪你走過一段 也已足夠 光良在新專輯中的另一首創作。首次合作的內地作詞人楊楊用天氣的變化來描述人的各種情緒變化狀態,充滿奇幻奇異感。 整首歌電影感十足,歌曲最後運用大量的弦樂,更是將情緒堆疊到最高潮的地步,在澎湃的聽覺中剎然停止,讓整張專輯聽來意猶未盡。
TWD 20.00
似是而非的孤獨<不缺> 不缺 是別人眼光裡 自己的鏡子裡 永遠看不見獨缺的那一點點 HUSH+光良 創作才子與情歌王子首度詞曲完美合作 光良拆穿「不缺」假議題 生活有缺少有追求有困難有過程 才成就每一個人生精采故事
TWD 20.00